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赣州>文化天地
戏曲·宁都采茶戏|赣南土生土长的传统戏剧
2021-04-08 编辑:习妍 来源:宁都县人民政府、中国江西网 浏览量:51591

宁都采茶戏是江西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


宁都是客家人最早的聚居地,客家先民孕育着客家艺术,客家采茶戏吸民间艺术之养料,采中原及其它剧种之所长,经长期交流和相互影响,逐步从三角班演变到半班、半整杂乃至行当齐全,剧目、音乐丰富的大班,是从音乐、表演、语言、剧目、到相关习俗都有其独特性的戏剧式样。


宁都采茶戏为江西省级非遗项目,是全国320多个独立的地方剧种之一,载入《中国戏曲曲艺辞典》《中国戏曲志》《中国戏曲音乐集成》。


.jpg

图片来源:宁都县人民政府


起源


宁都采茶戏起源于清乾隆中期宁都南部的赖村、青塘一带。因演采茶灯起家,故初名“灯子戏”,又称“采茶戏”。经历了三角班、前半班、半整杂、后半班等阶段,到20世纪60年代初已具备大班规模。


在24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宁都采茶戏出现过三盛三衰的局面:初盛于嘉庆初年,艺人多、班社多,已从三角班进入半班阶段,而衰于道光初年,因演出了反抗剥削压迫、反对封建伦理道德等戏,被官府明令禁演(见清道光四年版《宁都直隶州志·禁搬演采茶》);二盛于光绪初年,与祁剧艺人同台演出,条件更好了,水平提高了,进入半整杂阶段,而衰于红军北上抗日后,被反动统治者抓丁封箱,残酷迫害;三盛于解放后至文化大革命前夕,可算是空前的繁荣昌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艺人扬眉吐气,和全国人民一样翻身作了主人。这个剧种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关怀重视,大力扶植,并得到许多名人的爱护与大力扶助。


.jpg

图片来源:中国江西网


艺术特点


宁都采茶戏由于来自民间,题材多反映现实生活和民间传说。语言朴实生动,表演形象逼真,载歌载舞,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男角以高步、矮步、方步,旦角以碎步、云步、快碎步为基本步法。表演组合程式多种多样,如洗马、舞扇、梳妆、刺绣、出门入廷、生产劳动等。20世纪50年代吸收了武打技巧。


宁都采茶戏传统装束很有特色。花旦头戴珠子、绉纱或满额,满额上镶八宝牡丹、角花,戴耳环,脑后梳船子髻;彩旦脑后梳擂槌髻、耳上吊红辣椒、朿简便满额;小生戴小生帽;老生戴毡帽或方形员外帽;小丑戴罗帽。


宁都采茶戏曲调共100余个。小戏以戏名为调名,男女同曲异腔。半班后,发展了导板、散板、诉板、快板、哭板等板式。


常用的基本唱腔有:


“川调”,以宫调式为主,主奏乐器勾筒(二胡),定弦2—6,是音乐的主要部分。其中有川调导板、原板、反川调、快川调、川调哭板等板式。


“青龙山调”,分上调和下调两种,徵调式,勾筒(二胡)定弦为5—2,有原板、诉板、哭板和散板等。


“毛洪记调”,为宫调式,主奏乐器定弦为1—5,有原板、诉板等形式。


还有民歌小调,主奏乐器定为6—3,曲调较轻松活泼,幽默诙谐。


传统的伴奏乐器有:勾筒、竹笛、唢呐和尺板、班鼓、梆子、小鼓、大锣、苏锣、大钹、小锣、小钹、云锣等。


代表剧目


《一条心》《送草鞋》《新邻居》《花井冤仇》《素娘恨》《刺霸》


编辑:习妍
微信用户请点击右上角分享
PC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