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经济导报 > 经导精粹
2020年中國GDP已達美國75%
2021-02-01   来源:香港經濟導報 第3486期    浏览量:47978

未命名_副本22.jpg

▲1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202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大關。這是2020年4月27日拍攝的貴州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雪山鎮風力發電設備(無人機照片)。(新華社圖片)


2020年“黑天鵝”事件頻頻,世界許多經濟體也出現了罕見的負增長,然而中國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政策組合拳招招精準、合力十足。縱觀2020年全年,中國經濟季度增速實現了-6.8%、3.2%、4.9%、6.5%的逆勢上揚,成為今年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逆勢增長的國家。


首破百萬億!中國經濟躍上新台階


根據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20年美國GDP增長縮減了4.3%,經濟預計規模為20.81萬億美元;中國GDP實際增長2.3%,規模達101.5986萬億,按照1月25日人民幣匯率波動計算相當於15.68萬億美元,與美國相差5.13萬億美元,也就是說,2020年中國GDP已達美國75%。美國經濟遭遇了疫情的衝擊,GDP下降已經不可避免,而中國已經開啟全速趕超模式,再過幾年就會超越美國,成為第一大經濟體,數字就是無可辯駁的證明。

從經濟總量上看,2000年,中國經濟總量邁上10萬億元台階,到2020年突破100萬億元,20年內經濟總量擴大10倍;從經濟規模來看,2020年是2010年的2.5倍,是2000年的10.1倍,“十三五”時期經濟總量翻番目標圓滿完成,並且經濟規模擴張速度仍然較快;從經濟增量來看,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19年增長了2.95萬億元,受疫情影響增量比上年度顯著減少,但仍然超過1992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

美國、中國和日本是全球前三大經濟體,這一排名從2010年保持至今,未來幾年這一排名或將發生變化,日本可能依舊穩坐世界第三,但中國和美國的位置會發生替換,尤其是2020這個節點年以後,中國和美國的差距開始大幅縮減。原因相信大家都可以清楚地看到,現在中國的社會和美國的社會完全是兩個世界,中國的是抗疫而美國的是抗議;經濟一個正增長,一個負增長,差距自然越來越大。


GDP增長的背後不簡單


這一串串令人欣喜的數字背後,同樣也蘊含着深刻的內涵和巨大的能量。

首先,中國GDP正式邁入百萬億大關,我國人均GDP也超過11,000美元,繼續向中等發達國家行列前進,國家更富裕,人民更幸福,共享發展,人人都有獲得感。1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0年中國經濟年報,2020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2,189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1%,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我國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如期實現。且居民人均養老金和離退休金增長了7.8%,社會救濟和補助收入增長了18.7%,政策性生活補貼收入增長了12.7%。

其次,中國GDP正式邁入百萬億大關,意味着創新引領、結構優化,發展更有含金量,綜合國力持續提升。“嫦娥五號”成功登月並採樣返回;“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5G終端連接數已超過2億,居世界第一……我國的社會生產力已經達到一個新的水平,雖有疫情衝擊,中國的創新發展依然堅毅前行。

並且,2020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預計連續11年居世界第一;高速鐵路營運總里程達到3.8萬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超過15.5萬公里;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54.5%,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最終消費支出佔GDP的比重達54.3%,高於資本形成總額11.2個百分點。

最重要的是,中國GDP正式邁入百萬億大關,預示着中國立己達人、兼濟天下,將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更多的正能量。2020年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正式簽署,協定覆蓋的15個成員國,人口規模、經濟總量和貿易份額均佔全球約30%,這意味着全球最大自貿區正式起航。中國正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同時更好地貢獻世界。

中國商品的跨境物流也越來越穩,2020年中歐班列共開行1.24萬列,逆勢增長50%,綜合重箱率98.4%,通達歐洲21個國家、97個城市,保障當地生產“不斷鏈”、生活“不斷供”;中國投資門檻越來越低,2020年版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提高了服務業、製造業、農業開放水平,全國和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壓減比例分別達17.5%、18.9%。

深究原因,在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消費發揮了基礎性作用,雖然消費全年為負增長,但最終消費支出佔GDP的比重達到54.3%,高於資本形成總額11.2個百分點,為近年來最高。消費仍然是經濟穩定運行的基石,未來發揮消費基礎性作用有較大提升空間。投資則發揮了關鍵性作用,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三次產業投資、社會領域投資、基礎設施投資都實現了正增長。未來還要繼續發揮投資補短板作用。

展望未來,學者認為,受2020年基數影響,2021年季度經濟增速將呈前高後低態勢。一季度經濟增速可能高達兩位數,二季度之後逐漸回落,四季度有望回歸到正常增長水平,全年經濟增速預計在9%左右,2020年和2021年兩年平均經濟增長5.6%左右。經濟結構繼續改善,預計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將在60%以上,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有所下降。


外媒:天平向對中國有利的方向傾斜


面對中國經濟的逆勢爆發,外國各個重要的機構、媒體也紛紛做出積極的報道,連連稱贊。前不久,英國智庫稱,2028年中國將提前登頂世界最大經濟體。報告指出,相對於歐美,中國對新冠疫情的精準處理,在未來數年內,將會使其贏得經濟增長優勢。相比之下,疫情在美國造成超過429490萬人死亡,有約25702125萬宗確診病例,作為全世界疫情最嚴重的地方,美國經濟受到極大的打擊。

“一段時間以來,全球經濟的大致主題一直是美國與中國之間的經濟與軟實力比較。”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的報告這樣寫道,“COVID-19全球大流行以及相應的經濟後果肯定令天平向對中國有利的方向傾斜。”

該報告稱,2021年後疫情時期的一次強大反彈之後,美國經濟將會在2022至2024年間以每年1.9%的幅度增長,然後減慢到1.6%。相比之下,中國經濟則被預測會保持5.7%的年度增長直至2025年,然後在2026至2030年間有4.5%的年度增長。

報道還認為,中國在世界經濟當中的佔比從2000年僅3.6%上升到現在的17.8%,中國至2023年將會成為一個“高收入經濟體”。

據日本經濟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同樣稱2028年中國GDP將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2035年首次突破40萬億美元。此外,到2035年我國將跨入全球中等發達國家行列,科技實力實現較大提升,人均收入水平大幅提高。

《紐約時報》發文評論稱,在新冠病毒肆虐之際,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面臨着一輪又一輪的封鎖和裁員,只有一個主要經濟體在控制住新冠病毒後經濟逆勢復甦,那就是中國。(本刊記者 李文慧)


编辑:习妍
微信用户请点击右上角分享
热点推荐
PC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